日報訊 (記者彭軍君 通訊員郭柏林)16日,記者從市公路部門獲悉,為積極響應打好交通運輸污染防治攻堅戰,今年我市普通國省道大中修項目廣泛采用面層、基層再生技術。
據統計,今年普通國省道大中修項目共9個標段,總里程為32.06公里,利用“再生技術”路段總里程達25.51公里,占比79.6%。其中,一標、五標、八標應用了面層就地冷再生工藝,三標、四標、七標應用了面層廠拌熱再生工藝。
以往,在路面挖開后,用普通辦法回填,工藝流程較多,維修時間長、造價高,廢料棄運造成污染。就地冷再生技術采用專用的就地冷再生設備,對原有瀝青路面進行銑刨,就地摻入一定數量的新瀝青、新集料、水泥及再生劑等,經拌和、攤鋪、碾壓等工序,一次性實現對表面一定深度范圍內的舊瀝青混凝土路面再生的技術,造價僅是傳統銑刨攤鋪工藝的70%左右。此外,廢棄料不需堆放,避免了對環境的污染,同時還實現了資源的再利用,原有瀝青面層的利用率可達100%。
“不管采用哪種再生工藝,都實現了對老路銑刨料的回收再利用,降低了工程造價,減少了資源的浪費?!笔泄肥聵I發展中心養護科負責人表示,隨著再生工藝的不斷成熟、改進,未來再生工藝在我市道路大中修工程中的比重將會越來越高。
本文地址:/ntxw/98.html
請遵守互聯網相關規定,不要發布廣告和違法內容
上一篇: 森旅節主會場呈現藍綠相間色調
下一篇: 森旅節開幕式場館準備就緒